心理學任意門
31 Jul 2020
最新研究
台灣學者在國際期刊運動社會心理學發表之分析:準系統性回顧

— 延伸閱讀 —

劉襄、盧俊宏、楊明蓁、涂馨友、詹淑月(2020):〈台灣學者在國際期刊運動社會心理學發表之分析:準系統性回顧〉。《中華心理學刊》,62(2),217-244。DOI:10.6129/CJP.202006_62(2).0006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父母、老師、朋友等等的存在,其實都在影響著我們的認知、行為和情緒,甚至陌生人也會對你我造成影響。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在不同情境下依然存在,當我們把情境移到運動脈絡中,又會有什麼有趣的發現呢?本篇為您帶來運動社會心理學研究近十年的回顧與統整,帶各位了解台灣學者在國際與國內的貢獻。

 

運動心理學原至於1897年Norman Triplett教授的社會助長實驗,其後美國與歐洲國家於1917-1931年間先後創立了運動心理學實驗室,在1935年,美國與加拿大建立起運動心理學的基礎,而台灣則在2000年成立運動心理學會,並在國際上蓬勃發展。運動心理學涵蓋的研究範圍相當廣,其中談論運動脈絡中人與人之間的影響,便不可不提運動社會心理學。

 

運動社會心理學聚焦在研究運動參與者如何因他人不論是否實際存在,而影響他們的認知、行為與情緒,其中又細分為運動中的人際關係、領導與團隊動力學、動機、運動中的社會認知過程與運動環境對運動員的影響五方面。本篇根據Cooper(2016)建議的研究統合方法,統整了2009-2019年在國際期刊與TSSCI上台灣學者發表的運動社會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為量化研究,主題較多與運動競技有關,且對象以大學生與青少年為主。

 

對於目前,本篇認為台灣學者之研究應多發展較正向心理學議題,並說明台灣在運動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發展較國際緩慢,所以在研究上可先從仿效開始,加速發展,但也應持續建構新的理論與概念。再者,研究方法缺乏多樣性,可多從實驗法研究與質性研究著手。另外,英文能力不足或也是國內學者需要反思之處,良好的研究因此而未能發表,實在可惜。

 

對於未來,除了改善目前問題外,研究主題的發展,如:主場優勢等,尚有許多失落已久的研究缺口,應能多加探討。此外,研究對象不論在種族與年齡層都應加以擴大,使國內運動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更為完整。

登入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