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任意門
25 Dec 2017
專欄文章
理解兒少受性侵害者之處境

  在台灣,兒少性侵害事件不時浮現在社會新聞版面上,遭受性侵害的兒童或青少年在生活功能及未來的適應發展將可能面臨諸多困難,目前諸多研究亦著重在性侵害事件與身心症狀之間的關係。

 

  然而,僅管近幾年來政府逐漸重視社會救助系統的建立,以協助受害者進行安置及治療,但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李維倫教授認為,由於社會救助系統對受性侵害者進行安置及治療,是在將其視為是一個不幸者的前提之下,這樣的處境反而會不斷地提醒受害者,由於自己所遭遇的經歷而應該被視為是不正常的。當受害者想要抗拒這樣的看法時,將可能試圖脫離安置或是不遵守規定,進而做出違犯的行為,使其又被視為是種症狀的發展。

 

  由於兒少性侵害受害者在首次面對協助者時,傾向將其視為是主流世界的代理人,通常不會展現出信任,甚至會出現攻擊行為。倘若協助者無法承受受害者的表達方式,將可能反過來攻擊受害者,甚至放棄協助(Horne, 1999);反之,若協助者能夠接納受害者,讓受害者的經驗能夠被看見,能夠被理解,將有助於其展開一個新生世界,並從中獲得屬於自己的身分及穩定的生活軌道。

  

原文作者:李維倫(Wei-Lun Lee)

全文下載

登入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